1.担负使命,承载梦想。
2.遨游浩瀚,逐梦九天。
3.探索未知,延续传奇。
4.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
5.中国梦连着科技梦,科技梦助推中国梦。
6.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7.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8.遨游浩瀚,探索未知,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
《弘扬科学家精神 着力培育时代新人》
《自立自强 创新超越》
《神舟飞天,筑梦天宫》
《星空无垠,梦想更远》
《勇担创新使命,夯实科技强国建设根基》
“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航天传统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载人航天精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除作文外,语言运用题也是一个考点哦!
试题推荐:

扫码下载admw360教育官网、中高考网APP
点点在线ios版下载课程推荐:(报名热线:400-616818-2)
关于“航天史”你了解多少?你知道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是什么吗?是谁第一个登上了月球?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
1960年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发射第一枚导弹。
1970年
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为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1975年
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1980年
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1987年
中国返回式卫星为法国搭载试验装置,中国首次尝试打入世界航天市场。
1999年
神一,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
2003年
神五,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首名宇航员杨利伟,世界第三个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
2005年
神六,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2008年
神七,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
2011年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神八与天宫一号首次自动交会对接。
2012年
神九,与天宫一号成功手控交会对接,中国成为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首名女航天员刘洋。
2013年
神十,三位航天员在轨飞行15天,首次开展“太空授课”活动。
2016年
神十一,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
苏联第一个发射人造卫星,开启空间科技时代。
1961年
东方一号,首名宇航员是苏联的加加林,人类宇航时代开端。
1965年
上升2号,首名太空出舱行走的宇航员是苏联的列昂捷夫;双子星座6号和7号,美国实现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载人飞船有人空间交会。
1966年
美国双子星座8号与无人阿金纳目标飞行器,历史上第一次两个航天器之间交会对接。
1971年
苏联礼炮一号,第一个载人空间站。
1981年
哥伦比亚号,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2003年空中解体。
1986年
挑战者号爆炸。
试题推荐:

扫码下载admw360教育官网、中高考网APP
点点在线ios版下载课程推荐:(报名热线:400-616818-2)
1.中国地处北半球,要把卫星送入近地轨道,运载火箭要朝东南方向发射,这样能利用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部分速度,节约火箭的燃料
2.纬度越低,发射卫星能利用的地球自转速度(线速度)越大→海南文昌建立第4个卫星发射场
3.在赤道上空的静止轨道上均匀分布3颗卫星即可实现全球通信(南北极除外)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顺利出舱。
东风着陆场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东南部紧邻巴丹吉林沙漠,分为东、西两个区域。西区主要以戈壁地形为主,有利于搜救车辆通行;东区地形较为复杂,主要地形特征有软戈壁、梭梭林、盐碱地、草湖等。东风着陆场具有地域辽阔,人烟稀少;降水少,大气能见度高的特点,平坦的地势利于直升机快速搜索与降落。
航天着陆场选址的区位条件
①人烟稀少;
②地势开阔平坦;
③水面少,便于发现目标或营救;
④降水少,大气能见度高;
⑤距离发射场、控制中心位置适中,有利于监控和抢救等工作开展。
试题推荐:

扫码下载admw360教育官网、中高考网APP
点点在线ios版下载课程推荐:(报名热线:400-616818-2)

试题推荐:

扫码下载admw360教育官网、中高考网APP
点点在线ios版下载课程推荐:(报名热线:400-616818-2)
航天技术对生物科学有着非常多的支持,衍生出来的航天生物科技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返回式卫星、飞船、空间站等航天器,将作物种子、生命个体或微生物等搭载到宇宙空间,利用宇宙射线、高真空和微重力来诱导物种产生遗传性变异,同时与其他某些有效因子进行辅配或杂交,然后再把这些经过诱变的生物带回地球,筛选出对我们有利的变异,并把这些有利的变异稳定地保存下来,培育出作物新品种和生物制品的进程。
从太空育种来看,近些年来已经有了非常多的喜人成果。什么样的种子能被带上天?成本是多少呢?据专家介绍,所有带上天的种子都会经过严格“面试”,带上天的种子是有试验成本的,“种子要带上天,1克就要花费400块。”像芝麻、油菜这样的种子,因为体积小,所以在航天搭载时更受青睐。而种子较大,带上去的成本也就更高。进入太空的种子,每一粒都经过精心挑选,层层审批。能被选择送上天的种子,也必定是“优等生”或是“偏科生”。“优等生”想变得更优,可以送去“超前班”接受不一样的环境熏陶。而“偏科生”如果在太空把自己原有缺点的基因给突变了,也能弯道超车。但如果种子的各个性状都算不上优秀,那即便送上天去突变,也几乎不可能一下子就变成各项全能的选手。除此以外,“敏感性”也是筛选种子的重要标准。如果种子对环境极其不敏感,那么不管是在地面还是太空的环境里,都不容易让它产生变化。
但并不是带上天就一定会发生基因突变,根据多次试验的累计统计,带上天的种子平均只有0.05%~0.5%的概率,会发生可以观测到的基因突变。
种子落地后,还要经过精细的培育和漫长的等待。从太空带下来的种子,从外观上是看不出有什么变化的,需要播种种植加代(经过几代种植),然后,根据科研目标进行记载分析,去得到目标性状材料。
在航天技术的加持下,在科学家们的努力下,30多年间,中国通过航天育种,已筛选新材料1200多份,培育水稻、小麦、大豆、蔬菜等新品种260多个,年推广面积4000多万亩。
除了航天生物科技以外,在天宫课堂上也有很多生物学相关的知识。王亚平老师介绍了在失重状态下人的脸看上去会“胖胖的”,是因为下肢血液会上涌,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失重状态下的心肌细胞是什么样呢?在约60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三位宇航员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
试题推荐:

扫码下载admw360教育官网、中高考网APP
点点在线ios版下载课程推荐:(报名热线:400-616818-2)
Shenzhou-13 Manned Spaceship
载人航天
manned space flight
载人航天计划
manned space program
载人飞船
manned spaceship/ spacecraft
航天飞机
space shuttle
宇航员
astronau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AST)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
中国航天局 (CNSA)
China National Space Administration
发射卫星
launch a satellite
发射台
launch pad
扶梯
ladder
着陆区
landing area
着陆架
landing pad
主着陆场
main landing field
=primary landing site
人造卫星
artificial satellite
返回式卫星
recoverable satellite
通信卫星
communication satellite
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satellite in Sun-synchronous orbit
遥感卫星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气象卫星
weather satellite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多级火箭
multistage rocket
运载火箭
carrier rocket; rocket launcher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Long March II F carrier rocket
太空舱
capsule
轨道舱
orbital module
返回舱
re-entry module
推进舱
propelling module
指令舱
command module
服务舱
service module
登月舱
lunar module
发射台
launch pad
近地轨道
low Earth orbit
调整轨道
fine-tune orbit
绕地球飞行
orbit the earth
国际空间站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太阳能电池板
solar panel
月球车
lunar rover
外太空
outer space; deep space
银河系
Milky Way
太空服
space outfits(space suits)
太空食物
space food
Wang Yaping will fly the mission as the first female astronaut to enter China’s space station. The 41-year-old taikonaut was selected to the crew of the Shenzhou-10 space mission in April 2013, delivering China’s first televised science lecture in orbit to an audience of more than 60 million schoolchildren and teachers while onboard the Tiangong-1 space lab module.She was also given the honorary title of “HeroAstronaut.”
王亚平将作为首位进入中国空间站的女航天员执行此次任务。这位41岁的航天员于2013年4月被选为神舟十号航天任务的航天员,在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中,为全国6000余万名师生进行了一堂太空授课。她还被授予了”英雄航天员“的荣誉称号。
Wang will not only be the first woman taikonaut to fly into space during the space station building periodbut also the first woman to ever carry out an extravehicular activity in the country’s space history.
王亚平不仅是空间站建设期间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也将会是中国太空历史上首位进行舱外活动的女性。
阅读下面短文,在空白处填入1个适当的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
Fifty years ago, China successfully launched its first satellite, Dongfanghong 1, and started______(1)new chapter in space exploration.______(2)(mark) its 50th anniversary, the China National Space Administration announced the name for the country’s Mars planetary exploration program on April 24.The mission, Tianwen got its name from a long poem Tianwen______(3)(write) by Qu Yuan, a famous poet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n the poem, Qu raised a series of questions______(4)(concern) the sky, stars, natural phenomena, myths and the real world, reflecting his doubts on traditional ideas______(5)his pursuit (追求) of truth.So far, China______(6)(make) remarkable progress in space exploration. In 1970, China launched its first man-made Earth satellite, becoming the fifth country in the world to launch man-made satellites______(7)(independent).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China’s missions, including the Shenzhou and Change series were designed to explore outer space, expanded______(8)(mankind) understanding of Earth and the universe.This time, the Tianwen series will carry out the first Mars exploration mission,______(9)represents a milestone for Chinas move toward deep space.______(10)the names deep root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ianwen demonstrates the determination and perseverance of Chinese people to move further into deep space.
【分析】这是一篇说明文。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太空探索方面的历史发展以及成功发射“天问”系列的意义。
1.考查冠词。句意:50年前,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卫星“东方红1号”,开启了太空探索的新篇章。分析句子可知,句中泛指一个新篇章,故空格处应用不定冠词,“new”单词音标的第一个音素为辅音音素,故应用不定冠词“a”。故填a。
2.考查非谓语动词。句意:为了纪念其50周年,中国国家航天局于4月24日宣布了该国火星行星探测计划的名称。根据句意可知,句中“为了纪念其50周年”是“宣布火星行星探测计划的名称”的目的,故应用不定式作目的状语,“mark”意为“纪念”,动词词性,不定式符号“to”后接动词原形,句首单词首字母大写。故填To mark。
3.考查非谓语动词。句意:“天问”的名字来源于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一首长诗《天问》。分析句子可知,句中有谓语动词“got”且句中无连词,故空格处应用非谓语动词,“Tianwen”与“write”之间为逻辑上的动宾关系,故应用“write”的过去分词“written”,作后置定语。故填written。
4.考查介词。句意:在这首诗中,屈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天空、星星、自然现象、神话和现实世界的问题,反映了他对传统观念的怀疑和对真理的追求。根据句意可知,屈原提出的问题是“关于”天空、星星、自然现象、神话和现实世界的,故空格处应用“concerning”,意为“关于”,介词词性。故填concerning。
5.考查连词。句意:在这首诗中,屈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天空、星星、自然现象、神话和现实世界的问题,反映了他对传统观念的怀疑和对真理的追求。根据句意可知,句中“his doubts on traditional ideas”和“his pursuit (追求) of truth”之间为并列关系,故应用连词“and”,表示并列。故填and。
6.考查时态。句意:到目前为止,中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根据句意和句中“So far”可知,句中应用现在完成时表示动作开始于过去并持续到现在,句子主语“China”与“has”连用,“make”的过去分词为“made”;或用现在完成进行时表示动作开始于过去,持续到现在,并在将来可能仍然要继续下去,“make”的现在分词为“making”。故填has been making/has made。
7.考查副词。句意:1970年,中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分析句子可知,句中“launch”意为“发射”,动词词性,应用副词修饰,“independent”意为“独立的”,形容词词性,对应的副词为“independently”,意为“独立地”。故填independently。
8.考查名词所有格。句意: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的任务,包括“神舟”和“嫦娥”系列,旨在探索外层空间,扩大了人类对地球和宇宙的理解。分析句子可知,“understanding”意为“理解”,名词词性,前面应用名词所有格修饰,“mankind”意为“人类”,名词词性,名词所有格为“mankind’s”。故填mankind’s。
9.考查定语从句。句意:这一次,“天问”系列将执行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这是中国探索外太空的一个里程碑。根据句意和句子结构可知,句子为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先行词为“天问”系列将执行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这件事,故应用关系代词“which”引导从句。故填which。
10.考查with的复合结构。句意:“天问”的名字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它展示了中国人向更深层空间迈进的决心和毅力。分析句子可知,句中涉及“with的复合结构”,即“with+宾语+宾语补足语”,在句中作状语,故空格处应用“with”,句首单词首字母大写。故填With。
试题推荐:

扫码下载admw360教育官网、中高考网APP
点点在线ios版下载课程推荐:(报名热线:400-616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