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复读全日制,应届生全日制,外地回京全日制采取择优录取原则。
★招生班级:鸿志班、笃学班、翰林班
★招生对象:京籍全日制:中复生,京籍回京,初一至初二全日制
非京籍全日制:天津河北等省高考生,初一至初二全日制
★目 标: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华附中、四中等重点高中。
★师 资:多年沉淀海淀中考教师团队授课。
★上课形式:走读全日制,全封闭住宿全日制
★咨询电话:400-6168-182 010-62526900
全区初三考生和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
今天,距离2022年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还有不到一周时间。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我区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保障广大考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证考试公平公正。同时,以暖心的服务确保每名考生“应考尽考”“一个不落”,平安顺利圆满完成初中学考。
为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严肃考风考纪,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确保组考工作安全,昌平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为全区广大考生和家长提供三点提示:
落实防疫规定
调整心态,积极应考
考生及共同居住人要严格遵守各项防疫规定,按要求核酸检测、科学配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注意手卫生,注意接收外卖快递的防疫安全等,认真做好个人防护。建议大家简单生活、“两点一线”,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和跨区域流动,不到人员密集和流动性较大的场所活动,不前往中高风险等级地区,避免接触有疫情风险的人员和物品,坚持“非必要不出京”。考前14天,考生须在京且按学校(报名单位)要求进行健康状况监测。如出现相关症状,要立即如实报告,不谎报、不瞒报。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对考生而言,是第一次选择性考试。考生们不必过分紧张和焦虑,要相信,有自己多年的学习和积累,有老师、同学和家长的陪伴,有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定会平稳顺利。家长朋友们要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饮食,避免外出聚餐或食用生冷食品,提醒孩子这一段时间要避免着凉感冒。同时,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思想状态,并及时与老师沟通,家校携手,共同陪伴、帮助孩子做好考前的身心准备,让考生以良好的身心状态从容应考。
为落实考生在考点内完成核酸检测,我们安排考生在24日、26日全天考试结束进行核酸检测采样,请接孩子的广大家长朋友耐心等待。
熟悉考场规则
按时赴考,自信考试
考生应仔细阅读《考场规则》《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考生答题注意事项》等相关材料。考试前一天,要准备好身份证、准考证、口罩等物品,按照《考场规则》要求,准备好考试文具,除规定的物品外,其他任何物品不准带入考场。严禁携带各种通讯工具(如手机等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等)、电子存储记忆录放等设备进入考场。
考试前,组织集体乘车赴考的考生要主动与学校联系,明确集合地点与时间,自行前往考点的考生应熟悉考点所在位置,科学合理地设计出行时间、方式及路线,充分考虑天气、交通等因素,提前安排出行时间,设计备用路线,确保提前1小时到达考点。
昌平团区委、区教工委将于6月19日19:00-21:00和6月22日19:00—21:00联合举办直播活动,对考生进行考前心理辅导,帮助考生缓解焦虑情绪;以线上直播“云踩点”的形式,向考生介绍各考点情况,对不同类别考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辅导,帮助考生自信应考。观看方式请关注“昌平教育”微信公众号和学校通知。
遵守考试纪律
细心作答,圆梦中考
考试期间,考生应准确、清楚地在规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个人信息。在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草稿纸上或答题区域内非对应题号的答案一律无效。选择题部分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得在答卷上做任何标记。
考试过程中,考生要听从考点工作人员指挥,严格遵守考试纪律,保持沉着冷静的心态,认真审题,仔细答题。考试过程中如有身体不适,请举手向监考员示意,并听从监考员的安排。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应立即停笔,静候等待,考生不得将答题卡、试题册、草稿纸等带出考场。
考试期间,请各位家长朋友们遵守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要求,遵守学校老师的工作提示和考点工作人员相关要求,理解、配合城管、交通、公安、属地镇街及考点疫情防控和组考工作规定,文明送考,不在考点周边聚集,共同为全体考生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
全区初三考生,韶华不负正当时,愿你们充满信心,沉着稳健,全力以赴,考出理想成绩,书写好青春的第一份答卷。
最后,真诚祝愿同学们考试顺利,心想事成!
昌平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
2022年6月18日
–END–
点点在线ios版下载课程推荐:(报名热线:400-616818)

更多升学资讯,请扫码下载admw360教育官网、中高考网APP, 咨询热线:400-6168182

★2022中考复读全日制,应届生全日制,外地回京全日制采取择优录取原则。
★招生班级:鸿志班、笃学班、翰林班
★招生对象:京籍全日制:中复生,京籍回京,初一至初二全日制
非京籍全日制:天津河北等省高考生,初一至初二全日制
★目 标: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华附中、四中等重点高中。
★师 资:多年沉淀海淀中考教师团队授课。
★上课形式:走读全日制,全封闭住宿全日制
★咨询电话:400-6168-182 010-62526900
距离2022年北京中考还有最后4天。考前,老师还是要不厌其烦地再叮嘱两句。虽然有可能你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但请一定看进去,记在心里,用在考场上。尽管此刻老师有一万句想要提醒大家的,但最后“浓缩”成这两千字,请考前一定仔细看,用心看。
1. 数学试卷肯定会有一些新题,你之前没见过,千万别慌,看见新题,深呼吸三下,再仔细读题。更不能直接放弃,所有的新题,都是老题,换了个问法而已,不要害怕,越冷静,越是能快速做出来。
2. 选择题,总共8题,前面6道题都可以快速浏览,得到答案,需要注意细节,题目中要求是正确的选项还是不正确的选项,一定要看清楚,越是简单的题目,越是要放慢速度,下笔即对。后2题,需要稍微思考下,近两年选择压轴都出了判断函数关系问题,今年有可能会出一个新题型,遇到新题型也不要慌,冷静分析求解,选择压轴不确定时可以借助排除法,赋值法等缩小范围,再去选。此外,数据分析类的问题请务必将4个选项全部看完,再去选择,选项不确定的先放着,用排除法。选择确保全对。
3. 填空题:填空总计8道题。前7题难度都不大,跟选择一样,力求稳、准、快。近几年来看,填空压轴每年都有些变化,可能会出统筹规划最优解问题,也有可能会出新定义问题,逻辑推理计算问题,开放性问题等。不管是什么样的题型,冷静分析,仔细求解,尤其需要注意避免一些坑点。
4. 简单解答题:包括第17题到第20题。这几道题的难度都不大,主要考察基本运算。细心细致即可。遇到含参数的方程或者不等式一定要看清是否需要分类讨论。
5. 中档解答题:第21题到25题。
函数小综合,一定记得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一定要注意当参数变化时,对函数图像的影响,可以赋值帮助自己判断。
解四边形的问题,注意定理应用及常见的做辅助线方法
概率统计题,仍然强调对数据的细致处理,不要太随意,答预测的问题,答案不唯一,理由对即可,但一定看清趋势,如果涉及做图或者画表格,记得表头一定要加上。
圆的计算问题是可能拦住你的问题之一,适当多花点时间。特别是第二问,即使不能全做出来,也要把你知道的都写出来,按步给分。通常第二问都离不开五大定理: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射影定理及勾股定理,切线长定理。尽量往这边靠拢,遇到三角函数时,尽量找到等角,利用等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来求解。
探究新函数图像性质类的问题,作图时一定要明确所画图像是否要出头,作图尽可能准确,估算时才会尽可能准确。
第26题:函数综合题:前两问确保都对,而且要快速做对,最后一问考查的核心就是函数的对称性及增减性,数形结合+分类讨论。主体包含两大类问题:一是交点类问题,二是函数值大小关系问题。
交点类问题:将端点代入,求出参数临界值,将参数分段后,赋值验证,一定要注意临界值是否可取。
函数值大小关系问题:核心是看点距离对称轴的远近。开口向上时,点距离对称轴越远函数值越大,开口向下时,点距离对称轴越远函数值越小。
第27题:几何综合题。建议梳理下常见的做辅助线的方法,包括中点,旋转,对称,辅助圆等,仍然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关于辅助圆,一定要用定义法去证明即OA=OB=OC=OD。近些年来,主体考察线段关系问题,包含两条线段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三条线段的一次关系,以及三条线段的二次关系。线段关系问题可以借助尺规等工具先测量,猜测再验证,千万不要一条道走到黑,陷进固化思维里。
第28题:新定义综合题,别慌,一步步来,定义读三遍,转化成数学式子或者图形,一定读懂题目再做,千万别盲目下笔,还是那句话,会什么写什么,哪怕是猜一个答案也不要留空白,一定留出至少15—20分钟,来思考最后一题。最后一问对于大部分同学而言,尽力而为即可。
其实前面说了很多了,但原则有以下几个:
1. 时间控制,时间控制,时间控制,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真的太重要了。5分钟原则,这个老师强调了很多。按照平时的做题节奏走,不会的题目跳过,不要恋战。中考比的是总分,不要在一道题上陷进去,打乱正常的考试节奏。
2. 不留空白,一定不能留空白,不会的题,把自己知道的写上去都可以得分的,另外,一些过程,实在不会,就直接写,顶多过程扣一分,所以会与不会,卷子都要写完整。不留遗憾
3. 细心,作图也好,计算也好,都要非常仔细。下笔即对,因为数学时间相对紧张,没有太多检查时间。
4. 专注,不要因为考场其他学生的考试速度而影响自己,跟着自己走,不受影响。往常怎么做,现在就怎么做。别人做做得慢无所谓,监考老师长得美还是丑,也不重要。专注于考试本身,其他的一概不用管。
1. 最近几天别再做太多新卷子,也别只弄难题。重点是改错,整理总结。重点看各区的一模、二模自己做错的错题,把错题弄明白即可,不要做新题,难题,怪题,当然考前可以适当模考,考前保温,保持手感。
2. 考过的就考过了,别再想了,全面复习后面的科目。
3. 学到考完才行,别想太多,正常作息即可。记住,千万不要在考前过度放松,栗子老师的建议是:哪怕是考前一天,哪怕是临上考场,都保持好一个节奏,这个节奏是你平时复习的节奏。考前别泄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大家都懂,你真正放松的时间一定是在考完最后一场后。
4. 每天复习包括上考场前,请再看一遍,老师强烈提示。
–END–
点点在线ios版下载课程推荐:(报名热线:400-616818)

更多升学资讯,请扫码下载admw360教育官网、中高考网APP, 咨询热线:400-6168182
